爽勁結他下的古巨基【Guitar Fever】

曾一度認為回流後的古巨基可稱作男版容祖兒,無論選曲或是唱腔都如出一轍。那些《必殺技》《愛與誠》都是極易上口的罐頭作品,無甚可咀嚼細味的地方之餘,亦只求於K場中表演當中的數粒假音;而且唱腔都虛張聲勢得令人卻步,咬字亦浮誇造作得沒法子令人想追聽下去。

然而近兩張唱片卻有點找對了路的感覺,【Human】雖然還是以人生歷程作為所謂concept的重心題材,但單從選曲當中亦明顯看得出有比前作更花心思的地方,而【Moments】更是將以上的都更發揚光大。

在收到【Guitar Fever】之前,已事先從不同媒體中得悉是次將會以結他作為大碟的主要樂器。雖然明知道只是惹人注視的小把戲,但能夠將音樂作為宣傳重點也不是壞事吧。主題作《下次再見》儘管找來古典結他演奏家楊雪霏的參與,惟樂器演奏上卻看不見有何為歌曲昇華的地方,反而歌詞說及「再會」則令人有更深的體會。而旋律上興幸楊鎮邦放棄了《愛得太遲》的方程式,平淡卻猶有餘悸,只嫌古巨基的假音頗為礙耳,要是能放輕一點就更好。

古巨基於《眼睛不能沒眼淚》的發揮遠比《下次再見》出色,除了沒有刻意的飆高音外,還帶著以往那種直率的情感表達,少了計算,單純地覺得動聽,繼而一聽再聽。同類型情況還出現於《你恨到》,余奕駿的旋律充滿張力,只是一下子由acoustic guitar轉為bass有稍稍的不適應。至於林夕在《啦啦》則巧妙地以「啦啦」貫穿全首歌,於任何時候都輕鬆地以啦啦舒懷情緒的波動,配合著爽勁的結他就這樣一生啦。

全碟最喜歡《花不痛》,古巨基似乎比較少接觸到這類較為深層意義的歌詞,配合相對內歛的唱法亦算可喜。林夕繼續以淺白易明的文字帶出小道理,所有情感都只因主觀的心而非客觀的事,平如止水,最終面對順境逆境都能處之泰然。「花舞花落花不痛」亦有著「微雨放低水花花向上舞的因果」的韻味與詩意,不賴。

或許只有五首新歌的關係,於選曲甚至製作上都明顯地比之前數張大碟都更為精煉及嚴謹,能把古巨基的長處更為放大。除了《下次再見》外,其他四首都刻意的減少了假音部份,似乎欲將最自然清新的古巨基重新塑造出來。接下來聽聞還有三張大碟分別以不同樂器作為主幹,是想攻佔李克勤的發燒碟市場嗎?

【零柒拾大】

My Little Airport【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,無法停止抽煙】

全碟瀰漫著年青人的青春氣息,以不同曲風申訴著不同題材的看法。有性、有愛、有理想、有目標,歌詞碎散得像是年青人的夢一樣,當中也有著年青人獨特的小聰明,利用著所謂的幽默感諷刺著社會上不同的不公平。特別喜歡《美孚根斯堡與白田珍寶金》,很有情懷的一首新詩。編曲上未算有多大的進境,然而專注力還是落在Nichole的聲線上,很動人。

PixelToy【O-OH】

比起【愛.科學】更臻成熟,減少賣弄電子合成器,反而更懂得運用不同樂器營造出極端的質感。《寫一首詩》算是近年最令人感動的溫婉作品,《月光光》比起上一張任何一首電子作品都要成熟,一快一慢的《喔噢》更是趣味十足。結尾的《今天天氣很好》是PixelToy鮮有的Acoustic曲目,不過要數最愛的還是《某一種甜蜜》,盪氣迴腸得令人抽身不已。

何韻詩【What Really Matters】

不特別喜歡歌詞所謂的一針見血,也不特別喜歡何韻詩所謂的細膩演繹,反而最吸引到我的是每首感覺都截然不同的編曲。以京劇入題的《大紅袍》最深得我心,與電音混和出不一樣的氣勢;隔空對唱的《紅屋頂》比正印《黃色大門》更討歡心;歌詞與音域都大起大落的《幽默感》亦熱鬧有餘。

胡琳【Feel So Good】

以唱Jazz出道的胡琳聲線動人,尤其那首彷如清唱的《人魚之歌》更是出色。其餘輕輕鬆鬆的《間尺》《快樂頌》《抖抖》都不錯聽。至於那數首現場錄音才是精髓所在,《我願意》高音清脆俐落,甚至不比當時的王菲失色;《春風吹》配合著《LOVING YOU》比起原版更JAZZY。

陳輝陽【十二金釵眾生花】

全碟斥資七位數字,以音樂重新演繹著曹雪芹筆下的十二位新女性。記得陳輝陽曾說過,希望以中樂表現出西樂的質感,如《眾生花》的迷幻,也如《酒渦與燕窩》的輕快跳脫。若論最驚喜非《三千年前》莫屬,久未露面的李香琴驚艷出塵,吐出字字鏗鏘,再配合關淑怡儼如天籟般的聲線,更添淒美。

楊千嬅【千嬅新唱金牌金曲】

在籌備【All About Love】時所錄製的一張全翻唱大碟,唱盡金牌時代不少為人熟悉的歌曲。儘管編曲不過爾爾,然而歌者於歌曲當中展現的自信卻遠比歌曲本身更亮麗,亦讓這些曾經錯配的作品賦與新生命。從來沒有想過《傷追人》可以如此溫婉動人,唱法以至編曲都比原作更平淡的《命硬》原來也可以這樣令人感動,其他歌曲亦唱出個人風格,如Bossa Nova腔更濃的《青山散步》。最驚喜的是連編排都大大改動的《501》,輕鬆跳脫的Big Band煞是吸引。

農夫【風生水起】

比起上一張【音樂大亨】更加成熟,尤其是在音樂運用上。至於歌詞也不再只是賣弄小聰明,多首目曲都貼近時事生活,如《日出而作》的打工仔生活,也如《全民皆估》的投機活動。講及香港回歸十年的《十年人事》更見感動,對比起那堆沒頭沒腦的打氣歌更是面對現實。

鄧麗欣【Stephilosophy】

似乎鄧麗欣想擺脫以往的歌路,大路的慢歌只剩餘兩首。《再見不是朋友》曲詞雖不突出,但歌者在聲線上似乎揮得不錯;與《電燈膽》班底一樣的《分手的禮貌》亦不錯聽。至於其他呢,《看透》涉足以往未曾嘗試過的迷幻感覺,效果討好。並找來CY KONG譜出兩首電子快歌,《金火燦爛》異常醒神而且有型有格,《男孩子挑選哪位》則玩味十足。最喜歡《WAITING LIST》,其實輕輕鬆鬆更適合其歌曲路向。

鐘舒漫【乖女仔】

全年最喜愛的新女聲。明明是二十來歲,聲音卻老練得像飽歷滄桑的甘草歌手一樣。全碟由快至慢,從舞池上的狂野、酒吧裡的野性,以至男女間的角力、再到情傷後的失落,層次分明得乾淨俐落。親自作曲的《人魚傳說》有板有眼,同是慢歌的《好好擁抱》亦能突顯其聲線上的特點。

薩頂頂【萬物生】

又一將古典奏樂配合流行元素的大碟,不同的是當中融入了梵語及藏文,以及佛教的條文,更添宗教色彩。對於歌詞的解釋委實無從參考,但只從編曲部份以及歌者聲線,也算是華語樂壇當中較出色的作品。末段的《琴傷》完全摒棄了之前所營造的民族感覺,只以鋼琴作簡單伴奏襯托出歌者的聲線,效果討好。

【All About Love】楊千嬅,關於愛情

經過《Meridian》一役,對楊千嬅的感覺直插谷底。然而看到這張演唱會海報後,那種意識形態倒是令人想起人山人海的隨意,再加上「朱祖兒」三個大字,未出發,先興奮。

舞台被紅布重重包圍,輕放後出現的是楊千嬅中箭後的定格。邊唱著編曲輕微改動下的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《烈女》《處處吻》,邊隨著音樂節拍而嫵媚郁動,那些造手,那些眼神,不經意的散發著以往鮮有的舞台感。異常喜愛中段那個滿佈玫瑰花的半圓體,縱然口中宣洩著《烈女》宣言,然而還不過是被困於愛情世界下的一名女子。

經過一段過門,歌者獨自站於舞台上演繹著《小城大事》。現場更能感受編曲的震撼,加上聲線上比唱片更具張力及更具感情的演繹,配合著舞台燈光刻意營造的孤寂,成了全場其中一首最令人感動的曲目。《有發生過》曾是我最喜愛的一首,或許你我都已經成長了。最驚喜的是《八半步》,高音部份完清脆俐落,全是勤練歌的成果,配合著舞台上的兔子以及自我投射出來的玩偶,舞台感十足。《少女的祈禱》帶來久違了的感動,玩偶對男孩的不捨都被活生生的演繹出來,玩偶亦將那個紅綠燈下的故事完全地給形象化出來。也許《稀客》正是對男孩向女性作出虛假承諾的控訴,木偶三次拒絕握手而令鼻子變長,那小屋上的大鐘正好代表著就算時日流逝亦不能改變事實,為何男孩都這副德性。

這段算是我最喜愛的部份,《八半步》的徐徐走近,《因為所以》的漸生愛慕,《燭光夜》後的熱戀,《少女的祈禱》初嘗失戀後遺,《稀客》反覆重演相戀失戀。短短五首上演了一段尋愛故事,算是對沒有選唱《Unlimited》的一個小小補償。

接著在升降台上唱出《抬起我的頭來》,配合mic stand及衣著,唱出一份前所未有的自信及氣勢,完全撇去以往的羞澀及少女味,終於抬起頭來。《化》比唱片更加精彩,《野孩子》更感動得眼泛淚光,《出埃及記》也感動得沒話說,尤其是那個以過紅海比喻愛情的故事,壯烈,窮盡一生精力以為海闊天空,最後卻趁意足心滿的一剎,緩緩掩蓋。選唱《風采依然》當然是一大驚喜,不過選唱《愛人》而唱出感情就更加驚喜,惟副歌後的編曲倒是令歌曲降格了不少。

一輪舞曲,沒有寄望舞蹈如何出色,齊齊整整已算合格有餘,然而邊跳邊唱還沒有走音更是喜出望外。最後一首《三分鐘戀愛熱度》勾起十二年來的種種情懷,中段還不忘幽了黎明一默,更添氣氛。

安歌部份選唱了數首大熱作品,完全沒有連貫或甚麼訊息,算是全晚最令人失望的部份。然而最愛的還是《飛女正傳》,更驚嘆高音位不再是咆哮,反而是從容不迫的輕輕唱出。

全晚最遺憾的是沒有選唱《Unlimited》的任何一首,仍記得楊千嬅於電台曾說過最愛的十首歌中,《我只能跳舞》尚能佔據其中一首,還以為有選唱的機會。是次楊千嬅刻意收起說話,多放焦點及精力於音樂部份,當中更不乏大騷唱功的機會,大飽耳福。而且多虧朱祖兒的參與,舞台簡潔卻充滿藝術感,沒有想過楊千嬅可以帶給我這種音樂以外的享受。

多謝。

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嗎

某下午,獨自一人於茶餐廳進膳。

由於人太多,於是跟一個小女孩同坐。她看起來才不過六、七歲,身穿學校的運動服,大概是剛下課就來了吧。我也沒理會太多的繼續吃。沒過多久,有另一個小妹妹不知從哪裡來,說:「姊姊,媽媽說走了!」但,她的那碗麵還是滿滿的。然後妹妹嚷著要喝姊姊的阿華田,小女孩二話不說的跑到水吧拿個杯。突然有個女人兇兇的走過來跟妹妹說:「你家姐死左去邊啊!」女孩滿心歡喜的跑回來之際,那女人續說:「搞甚麼的!還沒吃完嗎?明知時間那麼緊還要吃這些嗎?」語氣兇得不可置信,大概可想像為變態老闆跟員工的對話態度。小女孩沒說太多,亦似乎不願解釋甚麼,只管繼續吃。

姊姊繼續的吃,妹妹繼續的叫嚷要喝。姊姊好心的提醒一下:「還沒加糖。」「我來加!」妹妹這樣答道。加加加,兇女人立刻大聲說:「夠了!」大概才只有四份一茶匙而已,姊姊卻認為只有這麼丁點的糖的阿華田有點苦澀味。「你喝那麼甜幹嘛?要甜喝汽水啦!」「我答應了這兩星期不喝汽水的…」大概是她們倆之間的協定吧。「要甜嗎?好吧!飲死佢啦!」二話不說將一羹又一羹的糖倒進那杯小小的阿華田。情景完全為之側目,包括我與鄰座的食客。

座位位置,我與小女孩坐同一旁,她對面是媽媽,媽媽的左邊是妹妹,妹妹的對面是我。那兇女人突然對妹妹說:「我跟你換位!我不想對著這個人坐!」顯然是衝著小女孩而來的一句話。說真的,我也不想面對著你來進膳。眼看小女孩三爬兩撥的吃,委實有點可憐,但無奈我只是個外人,實在沒能力說些甚麼。她終於將最後的一口麵吃掉,還來不及把它吞掉,那女人就立刻說:「走了!」那就走了。

誰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?儘管我不明白人家的管教方式,但從小女孩對妹妹的處處遷就以及對媽媽的無限度孝順,大概也不會壞到哪裡去。為人母親,有必要這樣嗎?有時在想,你不喜歡小孩的話那就不要生吧,何必弄出個小生命卻又如斯對待呢?沒錯,現在你還身壯力健,欺壓著自己的兒女還算綽綽有餘。那麼二十年後呢?三十年後又怎樣?你老得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時,還寄望你的兒女會照顧你嗎?我看還是不要太樂觀好了。

U R【My Cup of T】

 

單看封面,又背心短裙又搔首弄姿又波波又陽光與海灘,其後再用那充滿少女味的粉紫色來粉飾一番,想必這又是一張衝著一眾少男而來的音樂製品。

撇開封面不談,整張專輯亦瀰漫著一片濃烈的少女味。其實將所有歌曲交由鄧麗欣亦無甚不妥,且看主題作《My Cup of Tea》與鄧氏前作如《青山散步》也同屬Bossa Nova一類,傅穎儘管賣力的表現出輕鬆一面,似乎也不如鄧氏輕輕一唱。反而跳脫的《今日:情》更能表現其少女的一面,更想像不到這種曲調竟能出自周博賢之手。要是謝安琪能翻唱倒是頗有趣,或是災難。

慢歌方面並無甚麼可咀嚼的地方,只求充份發揮傅穎的少女味,以便感染一眾情荳初開的少男。當中以《不能哭了》及《時間囊》較為可取,歌曲欲以歌者最軟弱無助的一面來換取旁人的憐憫,唱功如何不是重點,反而能否渲染歌曲應有的感情才是最要緊,似乎傅穎也不賴。《你是灰色的》副歌還可,正歌部份倒是低音得吃不消,也不見得傅穎能好好演繹那些喃喃的低音。值得一提,不論於快歌還是慢歌,其呼吸聲量之大實在可媲美其歌聲,要是能改善一下的話相信會有更大的進景。雖然也不要求甚麼。

【My Cup of T】彷彿是一杯精緻典雅的玫瑰花茶。在可預計的甜之餘,還意料之外地夾雜著絲絲的酸澀味。未必人人喜歡,一向鍾愛普洱壽眉之輩必定嗤之以鼻。要是你喜歡鄧麗欣的聲線,那麼傅穎也將會是Your Cup of Tea。

無膽.愛【愛.無膽】

對不起,俊男面孔可對不準我的胃口。

上年剛參選新秀的洪卓立,縱然敗於高遠,卻比後者有更大的發展空間。首支派台作《愛.無膽》雖是清爽的輕爵士,由洪卓立唱出還是淡而無味的芭樂唱腔。再來的又是爵士的《苦行僧day mix》,聲線未懂收放自如、強弱拍完全錯誤之下,理所當然的唱不出輕爵士應有的輕鬆自若。爵士不行嗎?原來略帶band sound的《畢業了嗎》也不見得怎樣,儘管歌者如何賣力,結果還是一片毫不協調的嘈音。反而將歌者的聲線放前些許的《思路》效果更是討好。

一堆面目模糊的K歌縱是毫無個性,幸而歌者還能投放些許自身的感情演繹。近乎零難度的《目前》《躺一躺》《直間恤衫》彷彿如出一徹,雖然不錯聽但更喜歡《鬆郁矇》不自覺散發著的少男味,雖然末段那些簡陋的揚琴部份委實有點劃蛇添足。啊,R&B的《愛別等》也不賴,就這樣。

素來頗喜歡徐繼宗的曲,有著不屬於罐頭類的流行元素,高低起伏也處理得宜。經過【愛.無膽】一役,深明再好的曲也要好聲音配合,明顯洪卓立仍處於唱K狀態,唯有亦只好寄望下一張碟有顯著的進步。此外,外間對於其聲線(及樣貌)近乎是極端的力讚,像陳奕迅像劉浩龍云云。我卻認為更像同公司的李逸朗,竟然連用聲方法也極其相似。

究竟是誰幹的好事?

想不到我的網誌竟然會被hack。

今天早上來到這裡看看有誰留言還是甚麼的,竟然給我發現我所有的文章都被修改掉,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廣告宣傳語句。首先是憤怒,然後是焦慮,再來就是遺憾。

憤怒者,怎麼我這個小小的網誌也會被這種壞份子看上?人流也不怎麼出色,就算寫上滿滿的廣告宣傳語句,也不見得有太大作為。再者,雖然我寫的東西不是甚麼佳作,但好歹也是出自我的手,現在給剷掉實在憤恨之極。

焦慮者,雖然我有習慣把我寫的東西傳貼至其他的音樂網站或討論區,但也不是絕對的能找得回所有。尤其是一些由心出發的隨筆或是感言,我絕對不會轉貼的。在我發現這個情況時,就立刻到處找回那些文章。

遺憾者,不幸的事總要發生。在我不斷於網上尋回那些失散的文章的同時,就發現有兩篇東西找不回!當我心情壞透之際,竟然有朋友在google的搜尋器中幫我找回來!多謝大文喔。

雖然是找回來了,但重新放上來也非常費時,我足足弄了兩個多小時!我還是立即改一個異常變態的密碼,希望不要再來打攪我了。

翻弄唱片架後的斬獲

數天前,實在忍受不了那凌亂得可以的公家唱片架-即是與家人共用的那個唱片架,把心一劃,把裡面的東西統統翻出來再慢慢決擇去留問題。

感覺像是尋寶般,然而真的找到很多近乎絕版的唱片,說真點又似乎是尋回一些兒時回憶。那張何嘉莉的【非份之想】確實是我N年前的床前良伴、也許車婉婉【Love & Hate】的《越笑越勇》總是無時無刻地順口溜出副歌兩句、許志安【上次】的《一千次日落》令我想起機場前的那程私家車、還有一張十年前的【903最愛創作人音樂會】的奇怪現場收錄唱片,令我重新擁抱一下少女味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楊千嬅之羞澀靦腆。

 

若論最驚喜的一張,必定是老爸不知何時購買的【極品珍藏】。雙CD,收錄了七、八十年代較為人熟悉的金曲(?!)。最勁的當然是有三首關菊英啦,原來《愛是痴情無限》及《過客》都有點記憶,可是《溫情滿世間》則沒有甚麼印象。還有那些《停不了的愛》啊、《問我》啊、《舊夢不須記》啊、《每當變幻時》啊之類,都不錯聽。繼續聽下去,發現到一首露雲娜的《情像外衣》,立即聯想起彭羚【一枝花】那首,竟然是同一首啊!完全聽不到任何老套的感覺,好勁!之前聽彭羚那首都已經十分喜歡,現在露雲娜的卻更加驚喜,狂煲。

不過最勁都係一播【極品珍藏】,老爸老媽都會跟埋一齊唱,好warm。

入口回甘的【金牌醇音樂】

當市面還是一片精選熱之際,當對家還是保守地推出【東亞萬歲】之際,金牌仝人則找來好歹算是名噪一時的所謂金曲配以爵士的全新編曲,推出了一張【金牌醇音樂】。

香醇與否純粹個人觀感,但起碼能從別的角度欣賞一下舊作品的精彩。《愛變了這世界襯衣》比起派台時單純的Acoustic加添了點點的Jazz,不 賴,最叫人興奮的是古巨基終於放下那造作過時的唱腔,自然實在的唱回小品式民歌確是討好。側田翻唱《祝君好》也同樣精彩,中斷突然飆高八度也有著爵士樂的 隨意即興,比起原版的乏味ballad更是吸引。以往楊千嬅唱著國語歌總是怪怪,也許是勤練歌的成果吧,這次翻唱梁朝偉的《你是如此難以忘記》卻成功的滲 透著自己的個人風格,惟感情渲染還不夠廣東歌般自如。《黑夜不再來》大概是全碟爵士味最濃的一曲,恰巧由同樣酷愛爵士樂的蘇永康演繹,聽得熱血沸騰,編曲 亦同樣豐富,成為全碟的第一個亮點。至於鄭中基的《紅豆》嘛,很久都沒有聽過他的國語歌,一開口已夠動人,尤其是他的低音,真夠震撼。

美女廚神越級挑戰林憶蓮的《沒有你還是愛你》竟然沒有想像中的難聽,只嫌唱得略為生硬,不夠經驗去駕馭這種曲式。然而唐素琪的聲線帶點九十年代的影 子,與古舊的編曲也頗匹配,算是全碟的一個小驚喜。不過,不知為何intro部份竟然跟《電燈膽》一模一樣,真巧。同是新人的小肥唱起來竟令人想起失蹤已 久的應昌佑,輕鬆自若加上純熟運用氣聲及ad-lib,替滄桑的《幾分傷心幾分痴》換上新感覺,是否切合歌曲本身則見仁見智,然而全新感覺倒是頗清新。吳 雨霏一洗《飛女正傳》的豪邁奔放,換上輕鬆的唱法,更驚喜的是完全不比原唱楊千嬅差。

不知是誰的RubberBand翻唱《認錯》可謂造作至極,五分鐘內不停聽到刻意Show Off的拉音扭音甚至撚音,難受也。《自作多情》編曲其實不錯,可惜傅穎小姐的歌聲實在妙,比起梁洛施甚至鄭希怡都更似電子合成器。《吻感》與方力申的云 云悶歌無甚不同,一樣的平板乏味,相信一個月內已被遺忘得一乾二淨。恕我不懂得欣賞鄧建明的所謂滄桑,《女人的弱點》刻意的拉牛上樹,刻意的咬字不正,很 突兀。也對,唱開Band Sound突然轉玩Jazz,有這種情況出現實屬正常。不知是黃柏高再次推薦抑或鄧麗欣再次毛遂自薦,繼上次《約定》後再次刻意模仿王菲唱《愛與痛的邊 緣》。明明前作《青山散步》或是《自遊自在》都評價不俗,為何不可配合主題地弄一首Bossa Nova呢?實在莫名其妙。說難聽又未至於,不過翻唱王菲大概都只有一個下場,除非你是王菀之。

明明【金牌醇音樂】未算出色之作,其中一二更是慘不忍睹,卻不知為何成為這兩星期的精神食糧。是Jazz Lounge的魔力嗎?不盡是。我想大概都只因為近一兩個月也沒有一張能聽得入耳的大碟罷。

【F Best】- 薛凱琪的少女日記

若要數近年冒升得最快的歌手,除了側田與Janice之外,必定是薛凱琪。一首《奇洛李維斯回信》一下子就推至一線歌手之列,更成為第一個贏得叱吒十大的新人,當年的氣勢比起其他歌手都更厲害,在我眼中根本就是一個奇蹟。但隨著側田與Janice彷如曲線般起起跌跌後,薛凱琪的直線還是依舊的緩緩向上移。零四零五零六零七,數算著四年的歌唱事業,唱片公司選擇用一張精選碟來總結一下這樣子的一個奇蹟。

新曲三首,其中兩首都是出自《紅綠燈》的張家誠。老實說,以歌論歌,《下次下次》與《紅綠燈》的曲調都平淡得令人納悶。不同的是,鄭融只唱出歌曲(perform),而薛凱琪卻為歌曲賦與新生命,注入自己的感覺及風格(express),尤其是第一版的《下次下次》,比起唱片的更富少女味。

另一首《樓梯轉角》更能將其少女味放大至極。令人想起老掉了牙的肥皂劇情節:女主角邊哭邊佯著走,男主角立刻追上前把她攔著,二人相擁至完場。然而這次走到了樓梯轉角後,才發覺只剩下自己。黃偉文對薛凱琪比誰都更貼心,成功延續那份脆弱得令人憐憫的少女感覺。清脆的結他似乎很配合薛凱琪,不過音域之廣對她來說卻吃力了一點。

精選部份收錄了所有派台歌。一曲又一曲都是那個愛幻想的少女自白,像是偷看了別家女孩一頁又一頁的少女日記般。還是最愛《糖不甩》的甜,而及《小峽谷之1234》的前衛。